晨曦中风景秀丽的安吉余村。拍友 潘学康 摄
(资料图)
安且吉兮。
盛夏,安吉余村,远山青翠,近水碧蓝。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村口,矗立的高高石碑上,10个红色字样依然醒目,喜迎八方来客。
再访余村,置身绿水青山间,18年前的场景历历在目。
“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,也要金山银山,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”
作为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随行记者,我跟随习近平同志到余村调研,有幸聆听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阐述。
一次本是民主法治建设主题的基层调研,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建设的里程碑,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也从余村翻开新的篇章。
18年后的8月,沿着清冽的余村溪溯流而上,荷花山漂流欢笑满谷,农家乐、民宿游客盈门,原本慵懒的夏日被衬得生机勃勃。
一幕幕,正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在乡村实践最生动的诠释。
安吉余村鸟瞰图
一
岁月流转。绿色,激荡着之江大地生态文明的澎湃动力。回首来路,2005年8月15日,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。
走进村委会旧址,二楼最西侧,那间大约十来平方米的简陋会议室,居中是一张供十来人坐的圆桌和木椅,两侧各摆放着一排敞开的钢制折叠椅,这里依然保留着18年前的样子。
记忆的沙漏宛若潮水瞬间涌出——
那天下午,处在转型十字路口的余村,迎来了习近平同志。
狭小的会议室里,习近平同志和大家落座交谈。
“村里和镇里基层同志先讲,畅所欲言,县里的同志可以作补充。”习近平同志顾不上擦汗,就让时任余村党支部书记鲍新民第一个发言。
鲍新民没想到省委书记那么随和,紧绷的神经马上放松了下来,开始介绍余村民主法治建设,汇报余村经济发展情况。
“村里刚刚关了矿山、水泥厂,开始着手复绿复耕。”鲍新民说到此处时,习近平同志马上关切地询问:“今后村民收入靠什么?”
经济发展的疾风吹拂过这片土地,也扬起了满目的烟尘。曾经的余村,有多富就有多痛。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,余村人开矿采石、办水泥厂,腰包鼓了,但空气差了、竹林黄了、竹笋小了;村民们不敢开窗、无处晾衣,甚至每天担心出门采矿的家人可能再也回不来……
“以前一年好几百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就只剩下20来万元,村里老百姓也无处打工了。”鲍新民声音低了些,显得有些彷徨,“我们也在想办法,村里有几户人家也办了农家乐,收入还不错,看来以后要靠生态旅游、农家乐,靠着青山吃青山了。”
“这个就是高明之举。”听到这里,习近平同志说。
“既然要‘生态立县’,总是有所为、有所不为,而不是什么都要。不要以环境为代价,去推动经济增长,因为这样的增长不是发展。反过来讲,为了使我们留下最美好的、最宝贵的,我们也要有所不为,也可能甚至会牺牲一些增长速度,这就是要在经济结构上,舍去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高能耗产业……一定不要再去想走老路,迷恋过去那种发展模式。”习近平同志即兴对在场的同志说了这番话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,也要金山银山,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”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!耳目一新又富有哲理。
这话,我写在了采访本上,更记在了心里,在之后也深刻影响了浙江乃至中国的发展。
“不要以环境为代价”,这是心怀“国之大者”的历史担当,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邃思考。
9天后,习近平同志在《浙江日报》“之江新语”专栏发表《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》一文指出,“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、生态工业、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,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”。
2006年3月,习近平同志又在“之江新语”专栏撰文,阐释了人们对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的三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;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,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;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,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。
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?追求怎么样的发展?
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,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,一次次深入浅出的阐释,讲清了道理,指明了方向。
游客在安吉余村参观用当地盛产的竹材料建造的建筑。图片来源:新华社
二
为当代计,为万世谋。
任何伟大的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,更不会横空出世。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在安吉正式提出,凝结着习近平同志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心血,是基于对浙江省情的深刻认识和深思熟虑的思想成果,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。
进入21世纪,经过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,浙江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前列,但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不容忽视。
生态优势如何变成经济优势?
2002年10月,习近平同志到任浙江不久,便开启了密集调研,着手谋划生态省建设。
犹记得,他每周都会安排调研,到任刚两个多月,就把浙江省11个地级市全部走遍,随后一年,足迹又遍及了全省90个县(市、区)。
一山一水、一枝一叶,牵挂于心、念兹在兹。迎着朝阳出发,沐着夜色而归,寻求真知灼见的“源头活水”。
早在2002年11月25日,习近平同志在丽水景宁调研时就说过:“‘丽水’的本义就是青山丽水、风景秀丽的意思,你们生态优势很明显,这个优势一定要保护好,千万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点经济利益,否则肯定会后悔不及。”
一个多月后,在山区市衢州,习近平同志语重心长地叮嘱,“衢州有生态优势和传统农产品优势”“要坚持绿色导向,发展生态农业”。
一次次基层调研,一次次深入研究,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环境所需所盼的深切牵挂,是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。
生态兴则文明兴,生态衰则文明衰。
从“八八战略”提出“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,创建生态省,打造‘绿色浙江’”,到“之江新语”专栏文章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》中提到,抓生态省建设,就是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,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赢……
照着习近平同志擘画的生态省建设蓝图,浙江率先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实践,率先探索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“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,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,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。”时隔15年,2020年3月30日,习近平总书记重访余村时动情地说。
天空飘着细雨,小村翠绿掩映。沿着绿道,眼前的村容村貌,让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,“这次来看完全不一样了,美丽乡村建设在余村变成了现实……”
这是一份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绿色答卷,更是一份写进人民心里的幸福答卷。
18年来,余村5任村支书一任接着一任干,照着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指引的道路阔步前行。
“当时,我有幸参加了座谈,就坐在后面这排。”后来曾担任余村党支部书记的潘文革,当时是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。他一面回忆习近平同志2005年8月15日来余村座谈时的情景,一面翻看自己的日记本。
那一天,潘文革的日记本上记了满满3页。可以说,这本日记也见证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提出的全过程。“转型中的余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‘切肤之痛’,但习近平同志的一番话让我们豁然开朗,从此改变了余村的命运!”潘文革说。
时光如梭,山河新颜。过去的余村“山是秃头光、水成酱油汤”,现在“人在余村走、就是画中游”。
余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,是土生土长的余村人。85后的他当时还不满20岁,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很早就在他心里生了根。
“18年来,我们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,坚定不移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。”汪玉成说,村里成立“两山”旅游公司,建起矿山遗址公园,念好“山字经”,2022年,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05万元,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4863元。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,承载着“一切为了人民”的深厚情怀。
在安吉余村乡村图书馆前,年轻人在草坪上玩飞盘。图片来源:新华社
三
历史长河奔流不息,思想伟力引领航程。
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、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!谆谆嘱托,化为坚定行动,一个又一个“余村”在蝶变。
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
生态美、经济强、百姓富!一幅现代版“富春山居图”在浙江大地徐徐展开——
截至2022年底,浙江美丽乡村覆盖率已达93%,创成4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、12个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数量居全国第一;36家县级两山合作社,开发项目111个、累计带动村集体超1000个、村集体累计增收超5亿元;全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1年提升,实现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、生态环境满意度评价两个“全国第一”……
老百姓的幸福感哪里来?
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,浙江以实践作答: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。
这条路,浙江人越走越坚定。绿水青山成为百姓的幸福靠山,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。
记得2020年,全国两会,浙江代表团首次以代表团名义,向全国人代会提交《关于设立8·15“国家生态文明日”的议案》。我作为浙江代表团随团记者,全程亲历并最早报道了这一刻。
今年6月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,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。从此,美丽中国建设有了更强有力的法治保障。
绿水青山,折射思想光芒,回应时代之问。
今年7月,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“两山”理念: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……”
从浙江生态省建设到美丽中国建设,思想穿越时代,照亮前行之路。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引领中国广袤大地发生着深刻变化;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,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根基,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方案。
江潮奔涌,群山叠翠。从东海之滨到钱江两岸,从繁华都市到美丽乡村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在浙江大地、在中国大地精彩续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