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早在洛阳当官的时候,便被人评价为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枭雄”!那么是何人这么慧眼如炬呢?很早便看透曹操的才能!至今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后世对曹操的评价,其实不然,这句话在曹操起兵之前便已经在东汉官僚中流传许久了!
(相关资料图)
最早评价曹操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的是谁?有何意义?
东汉末年,汉灵帝死后,年幼的皇帝无法主持朝纲,宦官借机把持朝政!
何进大将军听从袁绍的建议,密令董卓进京,可还没等董卓到来何进便被太监们给整死了!
董卓进京后,大权独揽,致使天下大乱,群雄并起!
而原本身为宦官之后的曹操,从此顺风顺水,一路剿灭各路诸侯,统一中国北方!
曹操早在洛阳当官的时候,便被人评价为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枭雄”!那么是何人这么慧眼如炬呢?很早便看透曹操的才能!
至今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后世对曹操的评价,其实不然,这句话在曹操起兵之前便已经在东汉官僚中流传许久了!
人物评论家
这个人就是东汉末年的许邵,字子将,人称许子将!
许子将是东汉末年十分著名的人物评论家,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的人物进行一次评价,人称他为“月旦评”!
《后汉书·许邵传》:
许劭字子将,汝南平舆人也。少峻名节,好人伦,多所赏识。若樊子昭、和阳士者,并显名于世。故天下言拔士者,咸称许、郭。
在东汉末年时期,十分流行人物评价,特别是经过评论大家许子将的点评后,身价立刻大增,世俗广为流传,古人以此作为美谈!
曹操素来是想做大事的人,如此扬名立万的千古良机,他自然也是不想放过的!
于是便想找许子将为他评论一番!
许子将何许人也啊,在当时可是评论大家,社会地位可比曹操高出许多!
因此许子将看不起曹操,他不想给一个宦官之后评价!
曹操的父亲曹嵩,早年为了谋生拜了太监曹腾为养父,因此曹操便有宦官之后一说,当时京城的权贵都看不起曹操,包括整日跟曹操一起瞎混的袁绍也是!
根据《魏晋世语》中的记载,是桥玄劝说曹操去拜访许子将的,曹操拜访许子将之后,声名鹊起,不过对于具体过程,也存在着不同的说法!
《后汉书》记载说,曹操没有得志显名的时候,曾经置办厚礼很谦逊地求许劭为他谈相。
许劭看不起他,不肯说,曹操找了个空子威胁许劭,许劭不得已,就说:“你是清平之世的能臣,乱世中的英雄。”曹操极为高兴地走了。《资治通鉴》收录的,也是这种说法。
而在裴松之注三国志中的记载,也相差不多,曹操问许子将自己是何许人也,许子将起初并不想回答,后来在曹操的一再追问下才不得不说出这句千古名言:
《裴松之注三国志》:尝问许子将:"我何如人?"子将不答。固问之,子将曰:"子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。"太祖大笑。
从这里我们便可得知,曹操的才能在青年时期便已十分显著!
许子将口中的:"子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。"看似是说你曹操生在太平盛世当得起一位能成,若生在乱世也能成为一方奸雄!
实际上则是给予曹操在当时社会背景的两种选择:
做一个治世之能臣,立志匡扶汉室!
做一个乱世之奸雄,趁机谋取天下!
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
而曹操是怎么选择的呢?在我个人看来,曹操应当是两种选择都曾试过!
董卓进京后,十分看重曹操的才能,想重用曹操,但曹操却不想助纣为虐,宁愿逃跑也不为董卓效力!
曹操逃归乡里后,第一个站出要号召天下义士,起兵讨伐董卓!由此可见,董卓祸乱朝纲,曹操最为痛恨!
《三国志》: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,欲与计事。太祖乃变易姓名,间行东归。出关,过中牟,为亭长所疑,执诣县,邑中或窃识之,为请得解。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。太祖至陈留,散家财,合义兵,将以诛卓。
董卓死后,天子蒙难,在逃亡洛阳时,曹操起兵救驾,迎奉天子,他那时的想法是奉天子以令不臣,因为那时谁都没有想到挟天子以令诸侯,袁绍距离最近却没有这份政治眼光!
《三国志》:太祖将迎天子,诸将或疑,荀彧、程昱劝之,乃遣曹洪将兵西迎,韂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,洪不得进。
起初的曹操,他只是单纯的想要迎奉天子,重新建立大汉朝廷,迎接天子后,曹操恢复了一切皇宫礼仪,对天子是以礼相待,什么用的吃的全部上供于天子,因此汉献帝觉得曹操乃汉室忠臣,便封曹操为大将军!
后来袁绍看不惯曹操压自己一头,曹操便主动跟汉献帝请辞,由袁绍来担任大将军一职!
这个时候的曹操应该是忠于大汉的,至少就算有野心也没有展示出来,因此当时许多士族人才大都支持曹操,如荀彧!
而在曹操灭掉袁绍之后,志得意满的曹操有没有野心这个我们不敢肯定,但若说他没想过那肯定是不可能的!
一直到后面的挟天子令诸侯,封王加九锡,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这句话,刚好诠释了曹操的一生!